(每日一题)孔子的画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敏捷好学,不耻下问”最初出自《论语·公冶长十五》。 子贡问道:“孔子、文子如何称之为‘文’呢?” 孔子说:“敏捷好学,不耻于请教下属,这就是‘文’。” 这是什么意思?
卫国有一位医生,名叫孔文子。 在他的一生中,他的家庭经常陷入困境。 可以说,他并不是一个品行良好的人。 但他死后得到的谥号是“文”字,所以后人称他为孔文子。 在当时的谥法中,“文”是一个很高的谥号。 孔子的学生子贡不能理解此事,就问孔子:“这样的人,怎能配得上‘文’字呢?” 孔子说:“孔文子聪明好学,不耻于提问,自然配得上‘文’字!”
孔子的肖像
大多数时候,长辈、老人、地位较高的人都认为自己有经验、有能力、有知识,所以很少向年轻人请教。 不仅如此,一些心胸狭隘的人还想抬高自己、贬低别人,常常贬低那些比较低调的人,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 宋代著名教育家张载曾说过:“许多人年纪大了,不能发问,所以一生都无知。”
事实上,很多时候,真理并不是永恒的。 社会在不断进步,过去的很多真理可能会成为枷锁,从而阻碍人类进步。 以前正确的事情现在可能会变得错误。 如果你始终坚持以前的思维和原则来看待当今飞速进步的社会,那就是所谓的墨守成规、固执己见。 固执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它”。 即用一种标准、一种真理来衡量一切、判断一个人是对是错,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我们要与时俱进,而要想与时俱进,往往需要向年轻人请教。 因为年轻人必然要追随时代潮流,而他们大多是时代潮流的创造者和践行者。
书法作品《论语八纲》
纵观历史,有很多聪明人,但也有很多人很聪明却不想学习。 都说李白和苏洵不是好学之人,因为他们都是有才华的人,不屑于谦虚好学。 孔文子不仅聪明,而且非常好学。 他总是非常谦虚,向别人寻求建议。 孔文子常常不关心自己的地位。 他多次向年轻人学习,甚至经常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问题。 一个如此谦虚好学的人,怎么配不上“文学”二字呢?
孔文子被质疑是有原因的。 据《左传》记载,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冬,魏太叔吉逃亡宋朝。 最初,季太叔娶了宋朝的子超之女子曰敏而好学,她的妹妹也随他结婚。 后来,子超因种种原因逃离了宋朝。 孔文子劝说季太叔与子超的女儿离婚,然后又让女儿孔季嫁给季太叔。 但太叔与妻子离婚后,派人将前妻的妹妹接了过来,安置在“犁”处,并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宫殿。 这让孔文子很不高兴。 孔文子因此勃然大怒,甚至准备出兵攻打太叔吉。 孔子来劝孔文子放弃这个想法。 最后,孔文子强行将女儿带了回来。
据《四书评集》记载,孔文子准备攻打季氏,季氏惊恐,逃往宋朝。 孔文子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太叔的弟弟羿:“季逃亡宋,文子遣季兄遗孀孔”作为大臣,孔文子攻击君王,是一种不敬之举。 作为一个父亲,随意将女儿嫁出去,并不符合礼仪。 但孔子并没有因为孔文子的道德缺陷而拒绝他,也没有否认他“敏而好学,不耻于问”的高尚品格。 这也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魏国大夫孔文子像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 学习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是明智的。 为什么要关心别人是谁? 为什么你要关心别人比你年轻呢? 只要别人在这方面比你懂得多、比你强,你就应该大方、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学习。 只有这样,知识才能进步。
孟子曾云:“天生此民,使之先知后知,先醒后悟”。 这就是说,神生了这些人,是为了让先知道的人引导后知道的人,让先知道的人引导后知道的人。 觉醒的人们激励觉醒的人们。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发展。 这是教与学的基础。
春秋时期,孔子到祠堂参加鲁王的祭祖仪式。 孔子在祠堂里谦虚地向人们请教各种问题。 甚至有人嘲笑他来到祖庙,什么都问。 孔子笑着说,不懂的事总是要问。 这个小故事就是孔子不耻于提问的典型例子。 教育人们虚心好学,不懂就问,一直流传至今。
唐代抄本《论语》
《论语》是儒家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儒家文化的经典。 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包含了许多人生道理。 例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导我们不要基于主观假设来对待他人。 这样的付出与伤害他人没有什么区别。 为了避免好心酿坏事的尴尬局面,你应该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帮助别人,让你的努力变得有意义。
“聪明好学,不耻于请教”,就是不耻于向地位和知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现在它被用作汉语词语来形容谦虚好学的美好品格。 两千多年过去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仍然可以指导我们。 这就是文学的强大魅力。
参考:
大家都在看

绍兴文理学院最新排名,你的母校上榜了吗?

(每日一题)孔子的画像: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历史上的今天)爱迪生的一生

中国11所音乐学院2019年本科文化录取分数线一览

宋安之:古代王朝为何不以开国皇帝的姓命名王朝?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9篇(完整版)!!

(知识点)曹丕《燕歌行》中的燕(Yn)

艺考培训费高中美术考试集训费用的细节及费用介绍

爱迪生发明了电弧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