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后工作想继续深造?揭秘考研之路与准备方法 chanong 编辑说 大学毕业生选择日趋理性考研还是找工作考虑综合性价比阅读提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近日,2025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本科毕业后工作想继续深造?揭秘考研之路与准备方法,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大学毕业生选择日趋理性 考研还是找工作 考虑综合性价比 阅读提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落幕,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报名人数为388万。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理性评估性价比 今年即将毕业的西安文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吴熙(化名)没有报考研究生,而是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以及投递简历找工作。 “我的学习能力一般,特别是外语成绩不好。其实我很犹豫,在内耗中挣扎了好久,最后才决定放弃考研。”吴熙告诉记者,她此前准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对笔试比较有信心,现在一边在投简历找工作,一边准备国考的面试。 吴熙这种放弃考研在他们学校并非个例。据她介绍,他们班备考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明显比上届减少,“很多同学都不愿随大流,我们寝室6个人,有3个人没有考研,尤其是对考名校没有信心的同学,备考了一阵最后还是放弃。” 天津某师范院校的大四学生赵悦(化名)大四开学后果断放弃了考研计划。她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中学教师,此前她从往届生就业情况中了解到,研究生学历已成为很多重点中学的招聘门槛,因此从大三起就有考研的计划。但在2024年底的招聘中,她发现在老家陕西省,有不少中学设置了针对本科生岗位,便抓住机会投递简历,目前正在准备面试。 赵悦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同学放弃考研,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越来越理性的表现。“考研尤其是跨专业和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需要提早下手准备,有毅力,不考虑自身条件一窝蜂扎堆报考,很可能是浪费时间。”赵悦说。 在近日北京某“双一流”高校招聘现场,求职毕业生王晓(化名)告诉记者,他发现有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会考虑对月薪数额期待相对较低的本科生。另外,对于毕业生而言,很多公司对研究生给出的工资增幅,相较于读研付出的诸多成本,性价比有限。 读研不是就业“避风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高校将研究生学制延长,从2年变成3年,也使得毕业生不得不思考性价比问题。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认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卷”学历不一定能解决就业。“一些学生将考研视为就业‘避风港’,并没有打算深耕专业,但读完之后发现就业形势依然不好,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的大四学生刘欢对记者表示,花3年时间取得硕士文凭,相比于本科毕业就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有时未必占优。“读完研究生,也会面临就业难题,尤其是当一些用人单位提出‘第一学历’时,这种担忧感更为强烈。很多原本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以规避潜在的就业风险。” 企业和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的评价维度日趋多元。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现在毕业生的相关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成为首要考量因素,其次是专业与岗位的直接相关性。“至于名校出身和高学历,这些因素在我们企业的考察中并非首要。研究生心理预期更高,流动性可能相对更高,而普通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已能满足我们企业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经济压力也是考生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专硕招生规模的扩大,专硕的学费普遍较高,而且没有补贴。 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延长研究生学制,进一步增加了读研的经济成本。此外,现在一些高校不再为专硕提供住宿,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每年学生的租房成本可能超过2万元。一些学生不得不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考研。 “卷”学历不如“卷”技能 刘欢对记者表示,“卷”学历不如“卷”技能,这是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识。目前部分城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中,本科生的人才缺口超过研究生。“我想根据工作需求再看是否需要读研,无论如何,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调整自我与就业市场接轨很重要。”刘欢说。 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杜迪建议大学生要更加务实,盲目追求钱多或离家近的工作不现实,最终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在读本科的时候,认真做好就业求职规划,特别是认真对待实习,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适合工作的领域。”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性价比相对降低的研究生教育,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大学生不在就业地区、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等方面设置过多自我约束,进而增加就业选择与机会。同时,大学生既要正视当前就业环境,也应看到大量新型就业岗位机会。“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打破传统职业壁垒,探索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方式。”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现在考研人数变化其实也是一种进步,这说明理性的学生越来越多。“未来,更多人将是‘按需读研’,也就是不一定在本科毕业时深造,而是先工作几年,等个人发展目标清晰后再读研。”樊秀娣表示,这也会进一步推动高校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使之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 本报记者 刘兵《工人日报》(2025年01月04日 03版) 考研还是找工作 大学毕业生选择日趋理性来源:工人日报 大学毕业生选择日趋理性 考研还是找工作 考虑综合性价比 阅读提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已落幕,教育部的数据显示,今年报名人数为388万。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 理性评估性价比 今年即将毕业的西安文理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吴熙(化名)没有报考研究生,而是在准备公务员考试以及投递简历找工作。 “我的学习能力一般,特别是外语成绩不好。其实我很犹豫,在内耗中挣扎了好久,最后才决定放弃考研。”吴熙告诉记者,她此前准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对笔试比较有信心,现在一边在投简历找工作,一边准备国考的面试。 吴熙这种放弃考研在他们学校并非个例。据她介绍,他们班备考研究生考试的学生明显比上届减少,“很多同学都不愿随大流,我们寝室6个人,有3个人没有考研,尤其是对考名校没有信心的同学,备考了一阵最后还是放弃。” 天津某师范院校的大四学生赵悦(化名)大四开学后果断放弃了考研计划。她的职业规划是成为一名中学教师,此前她从往届生就业情况中了解到,研究生学历已成为很多重点中学的招聘门槛,因此从大三起就有考研的计划。但在2024年底的招聘中,她发现在老家陕西省,有不少中学设置了针对本科生岗位,便抓住机会投递简历,目前正在准备面试。 赵悦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同学放弃考研,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越来越理性的表现。“考研尤其是跨专业和考名牌大学的研究生,需要提早下手准备,有毅力,不考虑自身条件一窝蜂扎堆报考,很可能是浪费时间。”赵悦说。 在近日北京某“双一流”高校招聘现场,求职毕业生王晓(化名)告诉记者,他发现有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会考虑对月薪数额期待相对较低的本科生。另外,对于毕业生而言,很多公司对研究生给出的工资增幅,相较于读研付出的诸多成本,性价比有限。 读研不是就业“避风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高校将研究生学制延长,从2年变成3年,也使得毕业生不得不思考性价比问题。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认为,越来越多的学生意识到,“卷”学历不一定能解决就业。“一些学生将考研视为就业‘避风港’,并没有打算深耕专业,但读完之后发现就业形势依然不好,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读。”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自动化系的大四学生刘欢对记者表示,花3年时间取得硕士文凭,相比于本科毕业就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有时未必占优。“读完研究生,也会面临就业难题,尤其是当一些用人单位提出‘第一学历’时,这种担忧感更为强烈。很多原本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以规避潜在的就业风险。” 企业和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的评价维度日趋多元。 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告诉记者,现在毕业生的相关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成为首要考量因素,其次是专业与岗位的直接相关性。“至于名校出身和高学历,这些因素在我们企业的考察中并非首要。研究生心理预期更高,流动性可能相对更高,而普通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已能满足我们企业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经济压力也是考生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专硕招生规模的扩大,专硕的学费普遍较高,而且没有补贴。 同时,一些高校开始延长研究生学制,进一步增加了读研的经济成本。此外,现在一些高校不再为专硕提供住宿,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每年学生的租房成本可能超过2万元。一些学生不得不权衡利弊后,选择放弃考研。 “卷”学历不如“卷”技能 刘欢对记者表示,“卷”学历不如“卷”技能,这是现在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识。目前部分城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目录中,本科生的人才缺口超过研究生。“我想根据工作需求再看是否需要读研,无论如何,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调整自我与就业市场接轨很重要。”刘欢说。 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老师杜迪建议大学生要更加务实,盲目追求钱多或离家近的工作不现实,最终只会让自己更加焦虑。“在读本科的时候,认真做好就业求职规划,特别是认真对待实习,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适合工作的领域。”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陈忠云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性价比相对降低的研究生教育,大学生应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大学生不在就业地区、单位性质、专业对口等方面设置过多自我约束,进而增加就业选择与机会。同时,大学生既要正视当前就业环境,也应看到大量新型就业岗位机会。“要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打破传统职业壁垒,探索新兴行业和灵活就业方式。”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认为,现在考研人数变化其实也是一种进步,这说明理性的学生越来越多。“未来,更多人将是‘按需读研’,也就是不一定在本科毕业时深造,而是先工作几年,等个人发展目标清晰后再读研。”樊秀娣表示,这也会进一步推动高校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调整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使之更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 本报记者 刘兵《工人日报》(2025年01月04日 03版) 大学毕业先就业or继续考研?大学毕业后是先就业还是继续考研,现在还有那么多家长和孩子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下面谈谈我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就业为王,如果所选职业研究生学历是硬性条件,那么可以考研。因为有些专业,本科毕业就能找到好的工作,为啥不去就业呢?有些专业研究生就业的优势并不大,为啥要去考研呢?如果考研只是为了学历,我觉得用四年时间去换取一纸文凭,真的值得吗? 来,让我接着唠唠。看看现在这个就业市场,竞争可不是一般的激烈啊。不少本科生一出校门就已经手握几个实习经历,老早就开始规划自己的生涯了。这些人中有很多,用网友“AI小能手”的话说:“他们懂得自己想要什么,一步步朝着目标前进,而不是盲目跟风考研。”对啊,自己有目标,有方向,这才是最重要的。 再说了,读研究生真的就是快速通道吗?我看未必。有网友“努力的瑶瑶”留言说:“考研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话说得太贴切了。考研的过程充满了艰辛,而研究生毕业后是否真的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里面的水啊,深得很。 别忘了,有些行业对实践经验更加看重。就像朋友小张跟我说的:“我这行,学历高不如经验多,找工作还得拼真本事。”说到底,在实际工作中,能力和经验往往比学历更吃香。 别忙着黛玉葬花,就业也好,考研也罢,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市场需求来定。有的人适合直接就业,有的人适合继续深造。微博上“梦想启航”说得很直白:“毕业不是等死,你得动起来。”适合哪个方向,那就去拼哪个方向。 但问题是,也确实有些家长硬要孩子去考研,觉得学历高,面子上好看。“名校毕业”,这锥心四字能顶半边天啊。可是,学历再高,工作没着落,那不也是白搭么? 还有人考研是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三年后会形势大好。哎,这种可不明智。大家都不傻,都知道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啊,依赖未来的人是痴人说梦。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先就业再读书。像小李这样,工作几年后再回炉深造的也有不少。他们有了实践经验,知道缺什么,也知道哪方面需要加强。这样读研究生,不是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吗? 说到底,不管是直接就业还是先考研,关键还在于你的选择是否基于对自己透彻的了解和对市场的精准判断。网友“淡定姐”说的很实在:“别人的路,未必适合你,我还是准备先工作,然后再看。” 用户评论 夏至离别 这个话题真的很现实,我身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困惑。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tina 一边是稳定的工作收入,一边是未知的考试压力,很难选啊。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颓废人士 如果真的喜欢学习,想要深造的话,还是应该去试试看吧!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执念,爱 考研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毅力,希望大家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繁华若梦 工作的技能也能帮助你在考研过程中找到方向,两全其美的机会说不定就在这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予之欢颜 工作经验确实可以丰富你的学习内容,给你更深入的理解。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ok绷遮不住我颓废的伤あ 很多人觉得工作太累,哪还有力气做考研?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掉眼泪 时间管理很重要,兼顾工作和学习需要非常好的计划才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无望的后半生 周围的朋友支持很重要,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帮你克服困难。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只盼一人 相信自己!无论选择做什么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网上很多考研资料可以参考,找到合适的方法也很关键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爱剩女 考研的难度确实很大,要有心理准备才能坚持下去。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巴黎盛开的樱花 如果只是为了找份更好的工作,也许其他途径更简单快捷?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情深至命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做出选择最重要!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tm的滚 学历只是一个方面,能力才是更加重要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考研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勇敢去尝试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该如此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梦想的路,不管是继续工作还是考研!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命运不堪浮华 加油啊!无论是选择哪一条路都是精彩的旅程!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瞳 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够做到的!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祝所有想考研的朋友顺利成功!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快速报名 学生姓名 意向学校 意向专业 联系方式 请输入正确的电话号码 或许你还想看: 本科毕业后工作想继续深造?揭秘考研之路与准备方法 大数据专业考研是否考408科目 2022年小学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点赞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上一篇 大数据专业考研是否考408科目 下一篇 返回列表 大家都在看 本科毕业后工作想继续深造?揭秘考研之路与准备方法 大学毕业生选择日趋理性考研还是找工作考虑综合性价比阅读提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考研还是找工作,成了一场性价比之争,很多毕业生愿意做出更多元化的选择。近日,2025 艺考资讯 2025-07-02 大数据专业考研是否考408科目 而对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同学来说,专业课考研试卷,分为两种选择模式。一是自命题。所谓自命题,是指专业课考研试卷由各个高校自行制定目,而不是全国统一试卷。举个例子来说 艺考资讯 2025-07-02 2022年小学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一、开通时间2022年8月25日上午10时二、查询内容2022年上半年(6月)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三、查询方法1.中国教育考试网网址:http://ce 艺考资讯 2025-07-02 全国研究生招生信息查询平台——官方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信息汇总 31省份考研初试查分时间速览北京2月24日10:00后天津2月24日9:00后河北2月24日后山西2月24日起内蒙古2月24日14:00起辽宁2月24日吉林2月 艺考资讯 2025-07-02 全国211工程高校排名一览 ·985工程· “985工程”是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共有39 艺考资讯 2025-07-02 2022年研究生考试分数查询平台及成绩公布信息 资料图:12月23日,安徽理工大学考点,考生有序进入考场。当日,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拉开帷幕。图为一名考生进入考场。陈彬摄按照教育部和各省市规定,考 艺考资讯 2025-07-02 合肥学院研究生信息平台官网 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构建起以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数百家企业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 艺考资讯 2025-07-02 考研热门院校解析:为何许多人选择不报考中科院? 该通知指责知网近“千万级别”的续订费用和“苛刻”续订条件,并表示因谈判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暂停中科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教授罗屿对 艺考资讯 2025-07-02 天津师范大学录取分数线及具体分数一览 天津师范大学2024年在福建省招生类型是普通类和艺术类本科批,其中普通类物理组录取最高分587,省排名21345;录取最低分530,省排名46438。普通类历史 艺考资讯 2025-07-02 北京电影学院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及考试大纲 李凯馨有着清新甜美的外表,宛如邻家女孩般亲切自然。她的笑容极具感染力,能瞬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为她在演艺道路上赢得了先天优势。早在出道初 艺考资讯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