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试网
全国站

(李向东)重阳节的来历,你知道几个?

chanong
2024-02-07 08:58:16
编辑说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九”这个数字,是《周易》中的阳数。 两个阳数“九九”重叠,故称“重阳节”; 因日月同九,故又称“重九”。 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的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 欢迎您阅读。 我希望你会喜欢。

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1

重阳节的由来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 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对数的名称十分讲究: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为阳数;奇数如一、三、五、七、九等称为阳数;奇数如一、三、五、七、九等称为阳数;奇数如一、三、五、七、九等奇数称为阳数;奇数如一、三、五、七、九等称为阳数。 二、四、六、八、十 偶数称为负数。 九月初九,两个九重合,故称“重九”。 两阳重叠,故名重阳节。

古代,重阳节人们要登高望远,所以又称登高节。 这源于一个神话故事“桓景避难所”。 东汉时期,汝南县住着一位农村青年,名叫焕景。 他有两个父母、一个妻子和一个孩子家庭。 虽然生活不好,但半年米糠、半年粮食也能过得去。 谁知道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汝江两岸爆发瘟疫。 许多人病倒,尸体散落各处。 没有治愈方法。 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因病去世。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着一只瘟疫妖,每年都会出来,走遍天下,所到之处,都带来瘟疫。”桓景决心要拜师学艺,斗瘟魔,为天下谋生,为民除害重阳节来历由来,听说东南山里住着一位仙人,名叫费长方,他收拾行囊,出发前往费长方赠给桓景一把青龙剑,以降妖,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日夜练习,转眼间眼看着,又一年过去了,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方走到他面前说道:“今年九月九日,儒河瘟魔又会出来了。 你赶紧返回家乡,消除对人民的危害。 我送你一包山茱萸叶,一瓶菊花酒,让家乡的长辈能够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们,将神仙所说的话告诉大家。9月9日,他带着妻子、孩子和乡亲们来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给了每人一些山茱萸叶,并说:“带着它”。你这个瘟魔不敢靠近,他把菊花酒倒了出来,大家喝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就不会被瘟疫传染了,他安排了村民,把他的妖带走了。 ——拼妖。青龙剑回到家,独自坐在屋子里,等待瘟魔降临,与妖魔战斗。过了一会儿,他听到汝河咆哮,怪风缭绕,瘟魔来了。出了水,走上岸,穿过村子,挨家挨户走着,不见人影,猛然抬头,见高山上聚集着一群人,它跑下山去,感觉酒味刺鼻,山茱萸充满了它的肺部。 它不敢近距离爬山,就折返向村子走去。 只看到一个人。 他坐在房间里。 他怒吼一声,向前冲去。 桓景见瘟魔来袭,急忙舞剑迎战。 打了几个回合,瘟魔还是打不过他,逃跑了。 桓景“嗖”的一声,将降魔青龙剑抛了出去,只见剑带着寒光追着瘟魔,将瘟魔贯穿心肺刺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就不再受到瘟魔的伤害了。 从此,人们父传子,子传孙,九月九日登高避祸,用还经剑刺瘟魔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从此,人们过重阳节,过重阳节。 登高的习俗。

其实,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 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并为历代所沿袭。 重阳节又称“踏秋”,与3月3日“踏春”相似。这一天,人们外出爬山“避灾”,栽茱萸、赏菊。 到了魏晋时期,重阳节的气氛愈加浓厚,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诵最多的传统节日之一。

由于九月初九“九九”一词与“九久”谐音,寓意长寿,所以人们常常在这一天祭祀祖先,开展敬老活动。 古代,人们利用庄稼收获的九月初九祭天祭祖,表达对天、地、祖先的感恩和崇敬,祈求生活幸福,祈求长寿的夙愿。 如今,一些地方仍然延续着重阳节祭祖的传统仪式。 “尊老”的传统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还被当代人发扬光大。

如今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我国将每年农历9月9日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这一天,孩子们会带着老人去秋游,赏景、戏水、爬山健身,或者与家人团聚,一起过节。 充分展现了我国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代《周易》将“六”定义为阴数,“九”为阳数。 9月9日,日月合阳,两九重叠,故称重阳节,又称重九。 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吉祥日子,很早就开始庆祝这个节日。

在民间传说中,重阳节与“九九”读音相同,九是最大的数字,因此有长寿、健康、长寿的寓意。 同时,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取9月9日,寓意“长寿”。 2006年,国务院将“重阳节”定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形成于春秋战国,流行于西汉,盛于唐代以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辞》中就提到了重阳节。 屈原在《元苑》中写道:“重阳相聚,入宫,游荀初清都。”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钟繇记》中明确记载了重阳节的宴席:“岁月流逝,忽九月初九”。九为阳数,日月对应,百姓称颂其名,以为久远,故享宴乐高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闲九日》诗序中说:“我过闲居,爱九名。秋菊满园,流连忘返。酒”正在酝酿,气在九华,言在心里。” 这里既提到了菊花,也提到了酒。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节就已经有饮酒赏菊的习俗了。 重阳节在唐代被正式定为节日。 也许这就是唐宋时期有许多庆祝重阳、咏菊的优秀诗篇的原因。 在咏叹重阳节的诗词中,流传最广的是唐代王维的《九九记山东兄弟》。

首先,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记》中的《季秋记》记载:“(九月),令家管准备丰收,赐五要点。天子之书,收于神仓,必为之。”受到尊重和命令。” “即日。还有,大食帝,尝尝祭品,禀报大食帝。” 可见,当时在九月庄稼收获的时候,就有祭祀天帝的活动。 这是古代重阳节作为祭祀活动的原始形式。

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戴茱萸,食饵,饮菊花酒,可令人延年益寿”。 据说,从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了祈福长寿的习俗。 这是受到古代巫师追求长生不老以及采集和食用药物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的饮酒宴席活动,是由先秦庆祝丰收的宴会发展而来的。 《荆楚志》云:“九月九日,众人齐聚野餐”。 祈福长寿、宴饮构成重阳节的基本内容。

其次,重阳节的原型是古代祭祀“大火”星的仪式。 “大火”星,古老的季节星象,在九月退却。 “大火”星的退却,让一直以“大火”星作为季节象征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 同时,也让视火为神的古人感到恐惧。 因此,人们不得不举行相应的告别仪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季节有了新的认识,九月祭祀火星的仪式也逐渐衰落。 不过,人们对于九月阳气衰退所带来的自然身体变化,仍然有特殊的感受。 因此,登高避讳是禁忌,古风至今仍传承下来。 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外出游水的节日,那么重阳节则是秋寒来临、人们即将安居之际,一场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仪式。隔离。 因此,民间就有清明节“踏青”的活动。 重阳节有“辞青春”的习俗。

三、重阳节的由来。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宠妃齐夫人被吕后和丫鬟逐出宫,将宴饮赏菊的风俗传入民间。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是我国历史悠久、民俗文化丰富的节日。 重阳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戴茱萸袋、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因此,重阳节又称爬山节、茱萸节、和菊花节。

1. 攀登高处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 在这个季节登高望远,可以达到心旷神怡、强身健体、祛病健身的目的。 由于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节后草木开始枯萎,所以有人把重阳节踏青活动称为“次庆”,与三月春游中的“踏青”一词相对应。

早在西汉时期,《长安纪事》就有汉代人们在九月九日进京的记载。 明清时期,北京十分盛行登山运动。 《燕京纪事》云:“京城称重阳节为九月九日,每逢九月九日,人们背着盆、背对联,出京城登高。” 故宫御花园还有山可以爬。 近代,北京香山、江西南昌滕王阁等也是颇受欢迎的登山胜地。 尤其是滕王阁,因唐代王勃每逢重阳节在亭上题写名篇《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

关于登山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起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相信山神可以保护人们免受灾难。 因此,每逢重阳节“阳极必变”的时候,人们就到山上游玩,避灾。 也许一开始是祭拜山神求吉祥的必要,但后来逐渐变成了一种娱乐活动。 另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期间,秋收已经完成,农事相对自由。 此时,山里的野果、药材正值季节,农民们纷纷上山采摘野果、药材。 农民上山采集这种粮食,称之为“小秋收”。

2、吃重阳糕

与登山有关的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高河糕是一个谐音字。 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用来庆祝秋粮丰收、享受新庄稼的。 后来民间开始登高吃糕,以获取步步登高的吉祥寓意。 如今,重阳节吃糕点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是因为它具有吉祥的寓意。

据史料记载,重阳节吃糕早在汉代的《西京杂记》中就有记载:“九月九日,戴茱萸,食饵,饮菊花酒,食人者长寿。” 鱼饵是一种古老的糕点。 《周礼》记载,饵料是用于祭祀或宴会时食用的。 蓬白是原汁原味的重阳糕。

九月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所以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菊花糕、五彩糕。 制作方法没有固定的,比较随意。 特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一座宝塔,上面放两只小羊,以配合重阳节(羊)的寓意。 有的人还在重阳节蛋糕上插上小红纸旗,点上蜡烛。 这大概就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山茱萸。 时至今日,重阳糕仍没有固定的品种。 各地重阳节吃的软糕称为重阳糕。

3、喝菊花酒

菊花是我国著名的长寿花,又称“延寿客”。 早在屈原的著作中就有“夕食秋菊”的句子,即取菊花花瓣。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河南南阳山里的人们,因为喝了开满菊花的甘谷水而长寿。

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节必饮的“吉祥酒”,以消灾祈福。 晋代陶渊明也说“酒能治百病,菊花能防衰老”。 后来,喝菊花酒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尤其是重阳节期间,人们更要喝菊花酒。 《荆楚纪实》记载“九月九日,戴山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可延年益寿”。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消瘘、包治百病”的功效。

酿造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流行。 据《西京杂记》记载:“菊花盛开时,采去茎叶,与小米混酿,次年九月九日成熟时饮用,故名曰菊花酒。” 节日期间,除了登高栽花、山茱萸之外,请亲朋好友一起喝菊花酒,共赏黄花,确实是一种独特的乐趣。 尤其是诗人赏菊、饮酒、吟诗作赏,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佳句。

4.山茱萸

山茱萸是一种可用作中药的水果。 又名月椒、艾草。 秋季后成熟。 果实嫩时呈黄色,成熟时呈紫色。 具有温中止痛、理气之功效。 山茱萸叶还可治疗霍乱,根可杀虫。

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重阳节戴茱萸的记载。 山茱萸又名“辟邪翁”,是重阳节的重要象征。 重阳节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十分盛行。 人们相信重阳节种植山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可以戴在手臂上,也可以做成香囊,里面装山茱萸,称为山茱萸袋。 在头上。 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佩戴的。 在一些地方,男性也佩戴它们。

其实,重阳节山茱萸的作用与端午节雄黄、菖蒲的作用类似。 其目的是灭虫、防蛀。 因为重阳节过后,正是十月的小阳春,天气一阵子回暖; 但重阳节前一段时间,秋雨潮湿,秋暑尚未消退,衣服容易发霉,此时需要防虫。 但到了现代,佩戴山茱萸的习俗已逐渐少见。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很可能是在早期人们的生活中,山茱萸强调辟邪、避灾的作用。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祈求长寿、长寿。 因此,“延命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客”(Corus )。

5、尊重老人

重阳节,如今已成为象征老年人长寿的节日。 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向老人表示哀悼。 老年人喜欢出去散步、锻炼身体。 体力强者,必须登上近处的高处,才能看得更远,才能坚定自己的志向。

6.赏菊花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传统活动。 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 古人赏菊时也习惯喝菊花酒。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然喜欢在这一天喝菊花酒。 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干菊花会用酒浸泡。 在晋北的一些地方,人们喜欢在门外喝酒,称为辞庆,意思是告别秋天。

该市习惯于9月9日左右举办菊花展。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街道上观看美丽的风景。 山西民间有采摘野菊花的习惯。 将其插入头顶或戴在胸前。

7. 宴会大师

按照老规矩,9月9日,各村在校主任的带领下,组织村民杀羊做饭,热情招待这位先生。 同时,我们还会讨论明年村里的教学事宜,是继续聘用,还是再聘用一个高明。 如今,大多数学校教师都是公职人员,许多农村地区仍然习惯在这一天招待老师。

8. 女性休息

农历九月初九,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 已婚的女儿习惯于过节回娘家。

9、吃糕点和面条

九月初九吃枣糕,寓意尽快好起来。 晋东南、五台县等地,有吃长寿面的习俗。 晋南地区有“九九,家家有事”的民谚,意思是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10. 攀登和旅行

古人在重阳节登高避邪。 唐代王维诗:“远知兄弟登高处,少一人处处植茱萸”。 这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 山茱萸是一种传统中药植物,具有辛辣气味。 燃烧后可以驱虫、苍蝇。 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它来辟邪。

在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9月9日登高的传统习俗。 观赏大好河山、观赏名胜古迹,已成为节日的一大盛事。 时至今日,“宇宙即将打开,我们可以一起登高”、“东风挡不住,我们正在慢慢登顶”、“九月迎新天,农业兴”等名言不断流传。 “农村农民庆秋”至今仍被民间传诵。

过去,乡宁县学校通常在重阳节放假,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爬山活动。 家长们常常喜欢观看,有的甚至和他们一起去远足。 万荣县这一天的传统是在鸡王山举办庙会,参加庙会的人可以登高。

晋北地区,登山习俗比较淡薄。 过去,每逢农历九月初九,年轻人常去猎兔或野鸡,这是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射箭的遗风。 近年来,一些年轻学生喜欢在节日里邀请朋友,带上美味的食物,快乐地旅行。 登高望去,天高气清,云清山清,枝头硕果累累,田野成熟,常常令人陶醉而流连忘返。 。

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2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由于历史悠久,与中国许多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的形成过程一直不易查清。 然而,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民间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重阳节的原型是一种古老的崇拜“火”的仪式。

“大火”就是心宿二(天蝎座的主星),古代用它来确定季节。 秋季九月“火”退,故《夏小正》有“九月火”之说。 大火星的退却意味着漫长冬季的到来。 这不仅使一直以大火星作为季节生产、季节生活象征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也使视“火”为神的古人产生了内心的思考。 莫名的恐惧,因此,在“内火”的季节,正如火出现时需要举行迎火仪式一样,人们也不得不举行相应的告别仪式。

虽然我们现在很难了解古人的祭祀仪式,但我们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习俗中找到一些古代习俗的痕迹。 例如,江南一些地区,有重阳节祭灶神的习俗。 灶神是家中的火神。 这就是9月9日拜“火”的古老习俗。

汉代刘歆在《西京杂记》中说:“三月九日、九月重阳节,宫女们玩游戏,驱邪登高。” 可见古人以重阳节、上巳或寒食、9月9日、3月3日为时相。 相应的春、秋季节,以及上巳、寒食、重阳节的对应,都是以“大火”的出现为依据的。

随着民生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 “火历”让位于通用历法。 九月的祭火仪式有所下降,但人们更多地意识到九月阳气衰退所带来的自然物候变化。 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所以登高避讳的古老习俗仍然代代相传。

重阳节习俗

尽管世人对重阳节有了新的诠释,但一些庆祝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仍然被世人接受并传承下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浪漫无比,一般有登高远眺、游山玩水、植茱萸、赏菊、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活动。

1、登高望远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登山时可以去的地方没有固定的数量,但通常涉及爬山或爬塔。 据说,这种习俗始于东汉,到唐代十分盛行。 唐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登山诗,其中大部分是描写重阳节习俗的。 例如,杜甫的七言《重阳节》就成为一首关于重阳节登高的名诗。 。

2.去野餐欣赏风景

人们不仅登高,还赏山红花绿草,喝酒吃肉,把登山与野餐结合起来。 明清时期,北京十分盛行登山运动。 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百姓都喜欢在登山后到山上野餐、烧烤。 一些贵族富家带上帐篷、烧烤用具、车马、乐器,爬上高台、高坡,搭起帐篷、桌椅,吃烤羊肉、煮羊肉,唱戏、奏乐、听歌。并观看舞蹈。 别有什么乐趣。

3、山茱萸、簪菊

山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古人认为重阳节种植山茱萸可以避难消灾。 重阳节栽茱萸的习俗早在唐代就已十分盛行。 人们要么把山茱萸戴在手臂上,要么把它当香袋佩戴,要么把它戴在头上。 戴山茱萸的人多为妇女或儿童,有的地方男性也戴。

重阳节人们还喜欢头上戴菊花。 这种做法在唐代就已如此,并在以后的历朝盛行。 宋代,人们将彩丝剪成山茱萸、菊花相互赠送。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在门窗上贴菊花枝叶,以“祛邪除秽,招吉祥”。 这是对头上戴菊花习俗的改变。

4、赏菊饮酒

重阳节恰逢一年中的金秋,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正是赏菊的时节。 相传重阳节赏菊、喝菊花酒源于晋代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可以说是晋代著名的诗人。 他以隐居、诗、酒、爱菊闻名。 后来的几代人遵循了他的榜样,并且有一种习惯在双打第九节中欣赏菊花。 在远古时代,菊花葡萄酒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葡萄酒”,在双打节日期间必须喝酒,以消除灾难并为祝福祈祷。 金王朝的陶说:“葡萄酒可以治愈所有疾病,菊花可以防止衰老。” 后来,喝菊花葡萄酒逐渐变成了双重第九节的习俗。

5.吃双人蛋糕

在双九届音乐节期间的许多食物中,最著名的是双人蛋糕。 根据汉朝的“ ”的说法,9月9日有一种蛋糕,这是最初的双蛋糕。 因为“蛋糕”和“高”是同质的,意思是吉祥,所以在双打第九节期间吃双蛋糕特别受欢迎。 在双九届音乐节的黎明时,父母会在孩子的额头上放一块蛋糕,并喊着他们的孩子,祝孩子好运。 特别的双人节蛋糕是由九层制成的,例如一个宝塔,顶部有两只羊羔,以符合双重第九节(绵羊)的含义。 有些人会在双人节蛋糕上而不是山茱wood上放一个小危险信号。

[双重第九节的起源和习俗]相关文章:

本年度的起源和习俗01-27

春节的习俗和起源01-27

小小元02-10的起源和习俗

农历新年的起源和习俗03-15

元旦第06-04天的起源和习俗

春节的起源和习俗01-27

除夕的起源和习俗05-20

庆祝春节01-29的起源和习俗

春节01-08的习俗,起源和传说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2022高考填志愿后多久可以知道有没有被录取

2022高考填志愿后多久可以知道有没有被录取

大家好,小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下问题。2022高考填志愿后多久可以知道有没有被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4-02-07
(李向东)重阳节的来历,你知道几个?

(李向东)重阳节的来历,你知道几个?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2024-02-07
怎样知道高考被录取了查询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的真假

怎样知道高考被录取了查询自己的录取通知书的真假

考生可以在网上或者是本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到自己的录取状态。如果是预录取或者是已录取,就说明考生已经被录取了,接下来等待录取通知书就好。
2024-02-07
黑龙江省北方唯一一所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办学

黑龙江省北方唯一一所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办学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排名,怎么样,学校地址,招生办电话,环境图片,住宿条件,是几专,评价如何,图书馆,有哪些专业,校园网,官网首页,教务网
2024-02-07
外国艺术名校众多,哪些最适合中国艺术生呢?

外国艺术名校众多,哪些最适合中国艺术生呢?

今天GJXX小编搜罗了美术类国际本科有哪些学校美术类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有哪些希望给择校的家长们提供参考。美术生选哪些学校留学1.弗罗伦萨美术学院2.巴黎美术学院3
2024-02-07
志愿后多久能查是否被录取?志愿填报指南

志愿后多久能查是否被录取?志愿填报指南

您好,今天帅帅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填完志愿后多久能查是否被录取,填完志愿后多久能查是否被录取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
2024-02-07
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有什么热门专业有哪些专业?和出国留学

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有什么热门专业有哪些专业?和出国留学

《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有哪些热门专业》由专业资讯网发布,主要内容:很多学生会选择去罗马美术学院学习艺术,那么这所学院有什么热门专业呢?和出国留学网一起来看看
2024-02-07
(高三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录取分数线的知识

(高三网)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录取分数线的知识

今天高三网小编给各位分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录取分数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1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24-02-07
传统艺术要转型,艺术与科技相融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传统艺术要转型,艺术与科技相融合——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正式揭牌成立

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
2024-02-07
填志愿结束后,一般要几天才能收到录取

填志愿结束后,一般要几天才能收到录取

最近全国各省份本科高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当然有的地方本科填报已经结束。填报完高考志愿以后,考生和家长就开始焦急的的等待。那么怎么能第一时间知道有没有被录取?今天就
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