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考试网
全国站

在职研究生后悔如何应对与解决

chanong
编辑说
而我,作为一个大龄在职考公考编的“战士”,最近开始深深地后悔了。回想起大学时代,寝室里6个人,3人成功上岸公务员,如今毕业10年后再看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才恍然大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在职研究生后悔如何应对与解决,以及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而我,作为一个大龄在职考公考编的“战士”,最近开始深深地后悔了。

回想起大学时代,寝室里6个人,3人成功上岸公务员,如今毕业10年后再看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才恍然大悟,他们的选择,竟是如此英明神武。

(1)

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们都怀揣着梦想,想要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

寝室里的老三、老四和老六,他们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看似平淡无奇的路。而我,还有其他两位室友,则投身于企业和商海,追求着所谓的“快速成功”。

10年过去了,老三已经是一个部门的副科长,虽然晋升速度不快,但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老四在乡镇工作,虽然条件艰苦,但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也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老六则在一个清闲的单位,工作生活两不误,小日子过得滋润。

反观我们三人,虽然在企业和商海中中摸爬滚打,看似光鲜亮丽,但实际上,面对的是无休止的加班、竞争和不确定性。

(2)

每当夜深人静,我还在为公司的一个项目熬夜时,老三已经在家里陪孩子做作业,老四在乡间小道上散步,老六则在书房里悠闲地阅读。

我开始羡慕他们那种规律的生活,稳定的收入,以及充足的个人时间。

公务员的工作虽然也有忙碌的时候,但总体来说,他们享受着更加合理的工作时间和更加完善的福利保障。

而我,却时常在加班和出差中疲于奔命,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3)

人到中年,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职业危机。在职场上,35岁似乎成了一个隐形的天花板,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明里暗里地设置年龄限制。

我的另外两位室友,已经开始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他们中的一位因为公司重组而被迫离职,另一位则因为年龄问题在升职上遇到了瓶颈。

相比之下,老三、老四和老六的公务员身份给了他们更多的安全感。

公务员的职业稳定性让他们无需担心中年失业的问题,而完善的晋升体系也让他们看到了未来职业发展的希望。

(4)

如今,作为一个大龄在职考公考编者,我开始深深地后悔了。后悔当初没有选择那条看似平淡,实则充满智慧和远见的路。

但后悔之余,我也充满了期待。我期待着自己能够通过努力,成功上岸,成为一名公务员,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新的方向和价值。

我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即使大龄,即使在职,我也有能力、有决心去追寻那份属于自己的公务员梦想。

我知道,只要心中有梦,脚下就有路。而那些曾经的选择和经历,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为什么说别随便辞职考研?考研者的纠结

友友们大家来啦!今天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精彩话题

老规矩先点赞再看文!

01

只要这个考研能提升你的职业竞争力,又符合你的兴趣,就可以。有工作,工作啥也没有,遇到啥事一分钱也挣不到,并且还拖后腿。有还不如。

02

去年在图书馆复习考研,旁边坐了个哥们天天抱怨工作不好要辞职考研,结果考完试发现他根本没报名,就是来图书馆蹭空调的,后来听说他回原单位上班了,工资还涨了500

03

我同事去年辞职考研,结果没考上,现在找工作特别难,之前的工作经验也断了,现在只能在家待业,每个月还要还房贷,压力特别大。他后悔当初没考虑清楚就辞职,现在想回去上班都难了。

04

有一次,我在图书馆复习考研,旁边坐着一个哥们儿一直在叹气。我忍不住问他怎么了,他说:“我辞职考研,现在压力好大,感觉快撑不住了。”我问他:“那你后悔辞职吗?”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不后悔,但要是能重来,我可能会选择在职考研。”我当时就想,这哥们儿真是说出了很多考研人的心声啊。

05

我表弟去年辞职考研,家里人都劝他别冲动,他不听。结果考了两次都没考上,现在工作也丢了,整天在家打游戏。他爸妈愁得不行,天天念叨让他去找工作,他倒好,说今年还要再考一次。我看他这样下去,迟早要把自己给毁了。

对于本期话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用户评论

走过海棠暮

当初选这个道路的时候真的太冲动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抚笙

工作和学习确实很吃力,感觉自己要崩溃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朽暖栀

现在就想着赶紧把事情结束,早读完考完就好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揉乱头发

后悔其实也是好事,至少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想法。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娘子汉

希望现在选择继续坚持下去还是会收获一些东西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回忆未来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被两边都卡住了,一点自由都没有。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暖栀

在职研究生真的考验人的自律,我经常会被工作耽误学习。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过试用期的爱~

如果可以重来一次,我真的不会选读研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荒野情趣

现在越来越想毕业了,想去放松一下换个环境。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很多同学都跟我说坚持下去会受益终身,但我也很迷茫。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落了♂自己·

希望那些还在痛苦的同窗们能找到解决方法,我们一起熬过去!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我发现身边有很多在职研究生的同学都很焦虑!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玩味

工作压力加上学习压力让我感觉快要喘不过气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涐们的幸福像流星丶

也许以后能回忆起这段经历,会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哭花了素颜

我想问问那些读研毕业了的人,真的有收获吗?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雨后彩虹

我是不是应该换个学习方式,才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时间?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样剩余

希望能找到一些在职研究生的学习资源,让自己更有效率地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我也想问问大家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留我一人

其实,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读研,只是现在感觉很艰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服从

我依然相信未来的自己会感谢今天的努力付出!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收录的学校、专业及发布的图片、内容,均收集整理自互联网,仅用于信息展示,不作为择校或选择专业的建议,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看

在职研究生后悔如何应对与解决

在职研究生后悔如何应对与解决

而我,作为一个大龄在职考公考编的“战士”,最近开始深深地后悔了。回想起大学时代,寝室里6个人,3人成功上岸公务员,如今毕业10年后再看他们的人生轨迹,我才恍然大
2025-07-07
2024考研成绩查询及2023年考研分数检索平台

2024考研成绩查询及2023年考研分数检索平台

在学术学位的复试线中,哲学下降幅度较大的高校是浙江大学;经济学下降幅度较大的高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法学下降幅度较
2025-07-07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2020年录取比例及招生人数

天津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情况分析:2020年录取比例及招生人数

三,天津财经大学3月4日发布公告《2025年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排名查询》,该校已经可以查专业排名,且专业排名中MBA工商管理及MTA旅游管理按研究方向分别进行排
2025-07-07
吉林大学官方网站首页导航

吉林大学官方网站首页导航

像河南省就有一位532分的考生,被吉林大学录取了。网友都说他是“锦鲤”,是“捡漏王”,有“985”的命,但真的是这样吗?532分上吉大,被录取专业无疑是个较冷门
2025-07-07
体育类考研院校综合排名一览

体育类考研院校综合排名一览

1、马德里欧洲大学,与皇马俱乐部合作的皇马学院是全球与体育相关专业最全的学院,可以说是体育类最专业最顶尖的学院。皇马学院以体育科学、运动康复和体育管理见长。毕业
2025-07-07
武汉地区最受关注的前十名民办二本院校盘点

武汉地区最受关注的前十名民办二本院校盘点

湖北原有31所独立学院,其中15所独立学院已经完成转设办学,成为独立的民办或公办高校,2所独立学院目前转设公示刚刚期满,还有14所独立学院已制定转设路径,正在加
2025-07-07
2025届考研难度预测及257分录取机会分析

2025届考研难度预测及257分录取机会分析

一、骂骂咧咧的25考研热搜今年的考研画风有点不对劲,或者说从更早时候的报名推迟、专业课魔改、大纲迟迟不出等等时候,就透露着不寻常,这一次考完了,大家终于是直接开
2025-07-07
如何查询过往考研成绩及未过线成绩信息

如何查询过往考研成绩及未过线成绩信息

多地公布了2023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如何查分?4个渠道请查收↓查分通道研招网查询输入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后可以查询。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①进入中国研究生招生
2025-07-07
在职研究生考试指南:报考条件与备考策略

在职研究生考试指南:报考条件与备考策略

同等学力申硕是单证形式的教育形式,属于学位教育,也就是说,报考人员最后只能获得硕士学位单证,是没有的。这种报考形式是允许报名人员免试入学的,这也是其一大优势
2025-07-07
了解211马力的车辆:相当于多少千瓦?

了解211马力的车辆:相当于多少千瓦?

自1995年开始实施,到2019年教育部宣布“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共实施了长达24年之久,当年最好的一批大学基本都是
2025-07-07